Mobile menu

2024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三类职业技能考试说明

时间: 2024-02-15 16:44:45 |   作者: 导线

  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三类职业技能含专业基础和职业适应性测试两个考试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为物理,考试范围主要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重点考察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职业适应性测试含专业认知和基础常识两部分,其中专业认知主要依据普通高中物理科目中机、电、力、磁、光、物、热、核等课程,结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教学标准,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意愿”,基础常识主要考查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文史、地理、信息、科技、体美、健康等方面。

  满分350分,其中专业认知部分占80%,基础常识部分占20%;题型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7.理解电压、电流、电位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电压、电流、电位的分析和计算方式,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位的方法。

  12.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图等表示方法和相互关系。

  14.能分析和解决交流电路中的简单问题,能将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电荷模型,理解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内容,会用库仑定律解释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

  5.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含义,知道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掌握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的计算方法。

  3.理解磁场的概念,了解磁感应强度,会用磁感线.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会用磁感线描绘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理解磁通量的概念。

  7.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磁滞回线以及常用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和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9.掌握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断,了解互感线.了解涡流的产生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3.了解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分类,认识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了解胡克定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定性了解弹性势能。

  3.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理解冲量和动量,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4.认识波的特征,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2.了解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4.了解材料科学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体会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1.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认识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

  1.了解光电效应现象,认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2.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了解量子论的建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3)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会分析生产生活中电阻串、并联实例。

  (6)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掌握电路各部分之间电学量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方法。

  (7)理解电源外特性,掌握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会分析电源开路、短路、输出最 大功率三种工作状态。

  (8)理解电压、电流、电位的概念,掌握电路中物理量的分析、计算和测量方法。

  (9)理解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电热现象,能分析电学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会计算电功率和消耗的电量。

  (10)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中的简单问题,能将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13)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图等表示方法和相互关系。

  (14)熟练运用相量图对正弦交流电进行加减运算,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实际应用。

  (2)了解静电现象,能分析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列举生产生活中静电的利用和静电事故防护实例。

  (4)理解电场及其重要性质,了解电场强度,能以此观察和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含义,知道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7)掌握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理解电容量的计算方式,了解电容的实际应用。

  (8)掌握电容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耐压能力的分析计算,了解电容串、并联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4)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状况、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设施的原理及使用电磁波频段和常用频率。

  (5)能列举出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中与红外线、紫外线)能列举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7)理解电磁场的概念,了解磁感应强度,能举例说明电磁场在实际中的应用。

  (9)了解磁通量的概念,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0)了解手机无线)了解电磁波、电磁场的物质性,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14)了解电感器的电压、电流和电感的关系,理解电感的特性,了解电感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3)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能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7)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9)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贡献,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3)了解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分类,认识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列举家庭生活中所用的能量哪些来自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哪些来自不可再生能源。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

  (10)了解场的物质性,光的特性,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培养自身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12)认识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体会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1)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2)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

  (2)能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1)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知道射线)了解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关注核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

  主要考查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方面: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公共参与素养;拥护中国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2.文史地理方面:主要涉及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基础,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3.信息科技方面:主要涉及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数据与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初步、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及其性质、工艺及方案实现、结构及其设计、流程及其设计、系统及其设计、控制及其设计等。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了解信息系统的基础原理,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的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态度的学习和基本经验的积累,形成对技术的亲近感、敏感性、理性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对科技的文化感悟。

  4.体美健康方面:主要涉及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了许多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准备好。